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系列条目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党章、党旗党徽
主要负责人、领导核心
领导集体、民主集中制
意识形态、组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两个维护、两个确立
全国代表大会(二十大)
中央委员会(二十届)
总书记:习近平
中央政治局
常务委员会
中央书记处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席:习近平
副主席:张又侠、何卫东
中央直属机构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李希
地方组织: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地方委员会、党委书记
基层组织: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党组、第一书记
军队委员会
纪律检查机关、纪律处分条例
中央巡视制度、地方巡察制度
党徽、党旗、党报、党刊
共青团、少先队
国家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四届、代表)
主席团
常务主席:赵乐际
常务委员会(十四届、组成人员)
委员长:赵乐际
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委员长会议
各专门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香港特区立法会、澳门特区立法会
人大选举法、监督法
全国人大组织法、议事规则
国家元首机关
国家主席:习近平
国家副主席:韩正
国家行政机关
中央人民政府(第十四届国务院)
总理:李强
副总理:丁薛祥(常务)、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
国务委员
秘书长(办公厅)
全体会议(第十四届)/组成人员
常务会议(第十四届)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
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
行政区划
副省部级以上单位列表
政府工作报告、五年规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
国家军事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席:习近平
副主席:张又侠、何卫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民兵
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任:刘金国
副主任:肖培、喻红秋、傅奎、孙新阳、刘学新、张福海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国家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长:张军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香港特区法院、澳门特区法院
国家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应勇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澳门特区检察院
制度与政策
国家法律体系
宪法
宪法解释、违宪审查
宪法宣誓、宪法修正
法律(列表)
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香港法例、澳门法律
基本国策
統一戰線·港澳台政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委员会(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
主席:王沪宁
副主席、秘书长、常委
地方委员会
政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统战部)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香港政党、澳门政党
人民團體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驻港国安公署
外交·国安·宣传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王毅
外交部(部长、驻外机构)
商务部
中央外联部
全国人大外事委、全国政协外事委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中央政法委
公安部(部长)
国家安全部(部长)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新型國際關係
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
大国外交、周边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事访问(习近平外访、李强外访)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蔡奇
办公室主任:庄荣文
网络主权、网络审查
公安网监、防火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題 政治主題 中國主題查论编
中共八大元老(简称中共八老或治国八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於改革开放之后的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初期(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主政时期,以及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过渡时期)在政治上拥有实际决策权力的八位政治元老。这些元老当时大多没有正式担任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等职务,但其幕后影响力和决策权等于或大于当时实际担任领导职务的较为年轻的领导人,如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李鹏等。
成员简况[编辑]
“八大元老”是一个非正式说法,最早见于香港媒体。历年来有关「八老」的具体人物都各有不同,以下为兩种比较常见的讲法[1]:
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杨尚昆、王震、薄一波
邓小平、陈云、彭真、杨尚昆、薄一波、万里、宋任穷、习仲勋
名单出现两个版本的原因可能是适用于不同时,即:原八老中的李先念、邓颖超、王震在1992年至1993年相继过世后,八老成员又换入宋任穷、万里、习仲勋。也有著作将以上两个版本进行综合,形成了“十一老”的说法。[2]但是,应当注意,“八老”只是媒体传播的非正式说法,并非中共党内正式制度,自然不存在“递补”一说;而万里、习仲勋等人在1980至1990年代中共党内高层中的实际影响力与其他八人无法相提并论,故第二种说法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实际上,“八老”可以看作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正国级元老集体。他们是在1980年代初形成以胡耀邦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体制后,逐渐从第一线工作退居二线,但仍拥有决策权和影响力的元老;[3]:39-40可以列入这个元老名单的,除了前述第一种说法的八人外,还有徐向前、聂荣臻两人(即十大元帅中于六四事件前后仍在世的两位元帅)。这些元老具有以下共同点:
不晚于1927年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即在中共建党初期或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其领导的军队、青年团等组织,全程参与了1927年以后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在1949—1976年毛泽东主政时期,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候补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即属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杨尚昆在文化大革命前曾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王震在文革后期曾任国务院副总理,邓颖超在毛泽东生前曾被内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4]:121因此也达到了相近的地位);
在1978—1992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至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止,在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担任正国级领导职务,或明确享受正国级政治待遇,即属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徐向前、聂荣臻以1955年授衔的元帅身份享受正国级待遇,薄一波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期间可以列席政治局常委会[5]:129并在退休后明确享受正国级待遇);
在1989年的六四事件期间,尽管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当时担任政治局委员的杨尚昆是例外),但在邓小平的召集下,集体做出了撤销赵紫阳的职务、由江泽民接任总书记的决策,实际上构成了凌驾于中共官方体制之上的最高决策层。
中共高层在筹划1987年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人事安排时,为实现领导干部新老交替,同时维持政治元老的地位,针对当时有影响力的正国级政治老人做出了“三老半退”(即邓小平、陈云、李先念退出中共中央委员会,各保留一个正国级领导职务)、“四老全退”(即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但仍享受现任正国级领导人待遇)的决策,[6]:224-225[5]:143-144这“七老”和十三大后享受正国级待遇的杨尚昆、王震、薄一波即构成了邓小平时代的最高政治元老群体,享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决策权,当时陈云所说的“只要人在,随时可以讲话”[7]:486即是表明这一元老群体的成员拥有的不限于其自身职务的政治权威。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时期正国级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1980—1992)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后至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前1980年2月—1981年6月(13-1人)
华国锋(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至1980年9月)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至1980年9月)
李先念(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至1980年9月)
陈云(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至1980年9月)
宋庆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年5月逝世)
刘伯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至1980年9月)
徐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至1980年9月)
聂荣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至1980年9月)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颖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胡耀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
赵紫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至1980年9月,1980年4月兼国务院副总理至9月,1980年9月兼国务院总理)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后至中共十二大前1981年6月—1982年9月(12人)
胡耀邦(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
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主席)
赵紫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中共中央副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华国锋(中共中央副主席)
刘伯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徐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颖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前1982年9月—1983年6月(10人)
胡耀邦(中共中央总书记)
叶剑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主席)
赵紫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陈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颖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徐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前1983年6月—1985年9月(11人)
胡耀邦(中共中央总书记)
叶剑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赵紫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颖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
徐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乌兰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后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前1985年9月—1987年1月(10人)
胡耀邦(中共中央总书记)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赵紫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颖超(全国政协主席)
徐向前(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央军委副主席)
乌兰夫(国家副主席)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至中共十三大前1987年1月—10月(10人)
赵紫阳(中共中央代总书记、国务院总理)
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李先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
陈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胡耀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颖超(全国政协主席)
徐向前(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中央军委副主席)
乌兰夫(国家副主席)
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后至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前1987年11月—1988年3月(13人)
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至1987年11月)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
李先念(国家主席)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1987年11月代理国务院总理)
陈云(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彭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颖超(全国政协主席)
徐向前(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胡启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姚依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乌兰夫(国家副主席)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至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前1988年4月—1989年6月(15人)
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
杨尚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陈云(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万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先念(全国政协主席)
彭真(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邓颖超(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徐向前(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聂荣臻(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胡启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姚依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王震(国家副主席)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至中共十四大前1989年6月—1992年10月(16-4人)
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1989年11月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90年4月兼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邓小平(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至1989年11月,国家中央军委主席至1990年3月,退休后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杨尚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至1989年11月,1989年11月兼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
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陈云(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万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先念(全国政协主席,1992年6月逝世)
彭真(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
邓颖超(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2年7月逝世)
徐向前(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0年9月逝世)
聂荣臻(退休,按现任正国级领导人排名,1992年5月逝世)
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姚依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宋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震(国家副主席)
党内地位和政治影响[编辑]
这一元老群体的成员绝大多数都在1978—1987年间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薄一波除外),然后在1987—1993年间先后退休或去世。邓小平、陈云、李先念三人作为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老人中话语权最大(李先念的话语权弱于邓小平、陈云)。[8]:233有几位老人当时是特定方面和领域的最高权威或日常工作负责人,例如陈云主管中共的组织、人事和纪检工作并对经济工作有很大影响,彭真主管人大和政法工作,邓颖超主管政协和对台工作,杨尚昆主管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和对台工作,薄一波主管中顾委日常工作和整党工作等。这一元老群体在两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赵紫阳下台的决策过程中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987年1月4日,邓小平绕开中共官方决策体制,在家中召集陈云、彭真、杨尚昆、王震、薄一波和赵紫阳、万里开会,决定以召开“政治局生活会”的方式批判胡耀邦,同意胡耀邦辞去总书记职务并由赵紫阳代理;[8]:1931989年5月20日,邓小平采取类似方式,在家中召集陈云、李先念、彭真、杨尚昆、王震和李鹏、乔石、姚依林等人开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职务,由江泽民担任总书记。[7]:480
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邓小平本人在做出重大决策时,如果这一元老群体的成员不在场,往往会专门派人与他们“通气”,征求他们的意见,例如:1986年7月,就十三大换届人事安排,中央委托王震征求聂荣臻意见;[9]:12111987年1月,就胡耀邦下台,邓小平委托杨尚昆向李先念通报;[10]:372[8]:194-1951989年5月,就北京戒严,邓小平委托李先念、杨尚昆向陈云通报,[7]:480同月,就赵紫阳下台,委托李先念向徐向前通报;[11]:2131989年8月,邓小平就自己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委托杨尚昆、王震征求陈云意见,[7]:4869月,委托李先念征求徐向前意见;[10]:4931992年6月,就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征求邓小平、陈云、李先念意见。[12]:645-646[13]:194[14]此外,邓小平经常指派元老参与或主持中共高层的某些临时工作小组,绕开政治局和常委等决策体制,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如薄一波参加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a][3]:76杨尚昆、王震、薄一波参加负责十三大人事安排的七人小组(薄一波任负责人),[b][5]:143杨尚昆、薄一波参加胡耀邦下台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五人小组。[c][8]:193
这一元老群体的影响力在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得到充分体现,也因此受到了中共党内(称其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公开肯定和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六四事件过后,李鹏代表政治局常委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中,特别提到:
“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一批老同志,包括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薄一波、王震等老同志都健在,他们在关键时刻对平息暴乱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可以看作中共最高领导层在官方文件中对这一元老群体地位和作用的明确承认(杨尚昆时任政治局委员,属于在第一线工作的领导人,故未在此处提及)。在四中全会印发的会议文件中,“文件之一”为邓小平于5月底至6月中旬关于处理事件的三次讲话,“文件之六”至“文件之十四”为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王震、薄一波、宋任穷在6月19—21日先行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表态发言,“文件之十五”至“文件之二十四”为时任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部分成员(包括政治局委员杨尚昆)的发言,[11]体现出以邓小平为首的元老群体凌驾于中央政治局等中共官方组织机构之上的地位。
成员简表[编辑]
人物
图片
生卒年
籍贯
中共党内资历
1982年中共十二大后主要职务
中共给予的身后评价
家族后辈
邓小平
1904-1997
四川广安
1922年参加革命;中共第七、八、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七、八、十、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共中央总书记)
1977.7-1987.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78.3-1983.6 全国政协主席;1981.6-1989.11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2.9-1987.11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6-199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邓朴方邓质方邓林邓楠邓榕邓卓棣
陈 云
1905-1995
江苏青浦
1925年参加革命;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六、七、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共中央副主席)
1978.12-1987.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987.11-1992.10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
陈伟力陈元陈伟华陈伟兰陈方陈晓丹
李先念
1909-1992
湖北黄安
1926年参加革命;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6.9-1987.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8-1987.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83.6-198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8.4-1992.6 全国政协主席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李劲李紫阳李平李小林刘亚洲
彭 真
1902-1997
山西曲沃
1923年参加革命;中共第七、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七、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9.7-1983.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9.9-1987.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0.1-1983.5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1980.9-1982.12 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3.6-1988.4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傅彦傅锐傅洋傅亮
邓颖超
1904-1992
河南光山
1924年参加革命;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恩来遗孀
1976.12-1983.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12-1985.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3.6-1988.4 全国政协主席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徐向前
1901-1990
山西五台
1927年参加革命;中共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年授衔)
1966.1-1987.11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77.8-1985.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3.6—198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徐松枝徐鲁溪徐小涛徐小岩
聂荣臻
1899-1992
四川江津
1922年参加革命;中共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年授衔)
1959.9-1987.11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77.8-1985.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3.6—198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
聂力丁衡高
杨尚昆
1907-1998
四川遂宁
1925年参加革命;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0.9-1983.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1981.7-1989.11 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1982.9-1992.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2.9-1989.11 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1983.6-1993.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1988.4-1993.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9.11-1992.10 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堅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
杨白冰廖汉生杨绍京杨绍明杨李
王 震
1908-1993
湖南浏阳
1927年参加革命;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年授衔)
1978.12-1985.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2.4-1987.3 中共中央党校校长;1985.9-1987.11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8.4-199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王兵王军王之
薄一波
1908-2007
山西定襄
1925年参加革命;中共第七、八、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82.5-1983.6 国务委员、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党组书记;1982.9-1992.10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83.10-1987.6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薄熙莹薄洁莹薄熙永薄熙来谷开来薄小莹薄熙成薄熙寧于書琴李望知薄瓜瓜
参考文献[编辑]
^ 徐庆全. “八老”与1980年代政坛高层格局. 獨立中文筆會. 2018-07-29 [2024-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6).
^ 叶永烈.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四川人民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2013: 305. ISBN 978-7-220-08775-2. 。
^ 3.0 3.1 吳偉. 中國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後. 新世紀出版及傳媒有限公司. 2013-02. ISBN 9789881557117.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邓小平年谱(第四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0-01. ISBN 9787507347449.
^ 5.0 5.1 5.2 黎虹. 回忆薄老在中顾委的十年. 薄一波著作编写组 (编). 我们认识的一波同志.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01. ISBN 9787509800386.
^ 宋任穷. 宋任穷回忆录〔续集〕. 解放军出版社. 1994-10. ISBN 9787506531740. 。
^ 7.0 7.1 7.2 7.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06. ISBN 9787507343120.
^ 8.0 8.1 8.2 8.3 趙紫陽. 改革歷程. 新世紀出版社. 2009-05. ISBN 9789881720276. 。
^ 周均伦 (编). 聂荣臻年谱. 人民出版社. 1999-10. ISBN 9787010030463. 。
^ 10.0 10.1 《李先念传》编写组、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 李先念年谱(第六卷 一九七九—一九九二).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06. ISBN 9787507333121.
^ 11.0 11.1 蔡詠梅 (编). 最後的秘密——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六四」結論文檔. 新世紀出版及傳媒有限公司. 2019-05. ISBN 9789881329646.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邓小平年谱(第五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0-01. ISBN 9787507347449.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本书编写组. 中国 1978-2008.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12. ISBN 9787543855199.
^ 王树程. 十四届三中全会 确立市场经济新框架. 环球人物. 2013, (29) [2024-10-17]. ISSN 1673-61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0).
注释[编辑]
^ 1986年9月成立,成员为赵紫阳、田纪云、胡启立、薄一波、彭冲。
^ 1986年10月成立,成员为薄一波、杨尚昆、姚依林、王震、宋任穷、伍修权、高扬。
^ 1987年1月成立,成员为赵紫阳、万里、杨尚昆、胡启立、薄一波。
参见[编辑]
元老、羅馬元老院、老人政治
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改革开放、太子党、世袭
党和国家领导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集体领导制度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及常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查论编邓小平家系
邓克达戴氏
张氏邓绍昌淡氏萧氏夏伯根
邓先烈唐氏*张锡媛金维映邓小平卓琳邓先修丁华邓先治谢金碧邓先珍邓先清张仲仁邓先芙待考证邓先蓉邓先群
吴建常邓林邓朴方张宏邓楠贺平邓榕邓质方刘小元
邓卓棣
*唐氏是邓小平一岁时,父母作主定的娃娃亲对象。邓小平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执意退婚,家里只好默认。后来,由邓小平的父母做主,唐氏以邓家女儿的身份出嫁了。
查论编陈云家系
陈云 于若木
陈伟力陈伟华陈伟兰陈方陈元 孙玉黎
陈晓丹陈小欣
查论编李先念家系
尚小平 李先念 林佳楣刘建德 陈于湘
李劲李紫阳李平李小林 刘亚洲刘亚苏刘亚伟刘亚军刘亚武
查论编彭真家系
傅像义 待考证
傅维山 魏桂枝
彭真(傅懋恭) 张洁清
傅彦傅锐傅洋傅亮
查论编徐向前家系
徐鹤林 待考证
徐懋准 赵金銮
徐受谦徐先月徐春月徐占月徐向前 朱香婵 程训宣 王靖 黄杰王英高 刘琳
徐松枝徐鲁溪徐小涛徐小岩 王彦彦
徐珞
查论编聂荣臻家系
龙升贤 聂荣臻 张瑞华
丁衡高 聂力
查论编杨尚昆家系
邹氏 杨淮清 邱祖芬
杨闇公杨尚昆 李伯钊杨白冰杨白琳 廖汉生
杨绍京杨绍明杨李
查论编王震家系
王富成 高氏
王贵财 董奇谱
王震 王季青
叶选宁 钱宁戈王兵 待考证王军 葉小英王之
叶静子 王京阳王京京
查论编薄一波家系
薄昌福 胡秀清
李如明 薄一波 胡明李雪峰 翟英谷景生 范承秀
郑耀文 薄熙莹薄熙永薄洁莹薄小莹薄熙成薄熙宁薄熙来 李丹宇 谷开来
薄望知薄瓜瓜
中國主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政治主題 中國共產黨主題 政黨主題 人物主題